学工简介
经济学院学生工作介绍
经济学院现有本科生1167人,辅导员4人。学院始终秉承优秀的工作传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路,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1、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学生。通过党校、团校、“M•M”研究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培训,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以党带团,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实践,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刊物《菁园》发行数十期,成为团员青年用先进理论武装思想的阵地。通过开辟网上党校、网上团校、师生互动交流等栏目,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教育平台。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起点”点击量超万次。通过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的结合,有效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起来。 2、本科生党建工作效果明显 建立党员电子信息库和电子档案,制定了《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积极分子考核办法》等制度,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程序。把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六早”方法,即早宣传、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早成熟、早发展。抓住理论学习,三方推优,典型引路三个环节,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有序的工作方法。目前全院共有学生党员201人,积极分子占学生总数90%以上。党员、积极分子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他们都是优秀学生奖学金的主要获得者,近三年来,涌现出“长春市文明大学生”2人,吉林大学“十佳大学生”3人、“十佳大学生提名奖”1人、“十佳班级”2个、“十佳班级提名奖”1个,国家奖学金50余人,“宝钢奖学金”、“吕振羽奖学金”等社会奖学金上百人。 3、管理工作科学有序 设计开发了“学生工作信息系统”、“新生报到系统”、“学生签到系统”,制定了《学生工作办公室职责》、《辅导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便利了学生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学生日常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4、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建立了吉林省商务厅实践基地等11个社会实践基地;组织了“走进名企”、“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等120余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寝室文化节”、迎新晚会、情景剧大赛、健美操比赛、书画大赛等各种文体活动,累计3000多人次参加;举办“传递爱心,温暖校园”、“谭竹青益寿院”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增长知识才干,倡导社会互助精神,倡导校园文化新风,培养了大学生的良好道德情操和价值观。学院荣获“长春市优秀学生管理集体”、“长春市先进基层团委”、“吉林大学先进团委”等40多项荣誉。2007年被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明办、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团省委等单位评为校村服务计划优秀组织工作奖。 5、发挥学科优势,学术氛围浓厚 以教育部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为依托,鼓励、支持学生学术创作,理论联系实际。学院活跃着一大批“学术型”的优秀学生。学术性社团“经济探索学会”办有会刊《探索》,创刊已有二十五年。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获6个国家级项目资助,15个校级项目资助。2008年全国挑战杯大赛获铜牌。近百人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人保送到北大、清华等名校攻读硕士。先后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等国内外学者做了多场报告。 6、就业工作成绩突出 通过构建和完善服务支撑体系、引导提升体系、支持援建体系、创业扶持体系和扶助援助体系五大就业工作综合体系,连续三年就业率达90%,为国家输送大量经济建设人才。 二、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经济学院始终严把辅导员“入口关”,选留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辅导员。全体辅导员德能正其身,才能称其职,言能明其志,笔能成其文。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四有”新人的培育者。 三、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 近年来,经济学院针对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撰写《大学生课桌上的三种现象引发的思考》、《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网络人际互动对大学生心理的冲击及对策》、《“关注人性、关心健康、关爱自己——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与性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报告分析》、《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状况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里贫困”现象探析》等论文,多次获奖。承担吉林大学课题《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已结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