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经济学院成功举办24级学业分享会,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专业分流指导,助力其明确学业与职业方向。此次分享会邀请到王海宇学长、徐晨超学长、陈昱靓学姐、魏琪学姐、张澜桐学姐等多位优秀学子,他们结合自身经验,深入剖析了经济学、财政学、国贸、金融等专业的培养方案、职业发展路径,现场气氛热烈,干货满满。

在培养方案解读环节,王海宇学长着重强调了通识教育在经济学专业中的核心地位。他指出,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专业课程是筑牢专业根基的关键,而覆盖金融、国际贸易等方向的选修课则为同学们拓展知识边界提供了广阔空间。在专业分流方面,学长提醒同学们,分流起点与专业排名紧密相关,大一时保持高均分尤为重要。

谈及经济学专业,徐晨超学长分享了丰富的见解。他认为,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兼顾理论与实践,对文科生较为友好,像政治经济学就与高中政治知识关联紧密。在职业发展上,留学与考研都是不错的深造途径。美国的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亚洲的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是留学的热门选择。而考研方面,同学们可向复旦、人大、南开、北大等国内顶尖高校努力。在就业领域,银行、国企、金融证券行业都有大量机会,不过学长也提醒,本科生岗位竞争激烈,提升学历与掌握Excel、Wind数据库等工具能增强自身竞争力。
陈昱靓学姐针对财政专业进行了详细介绍。财政学专业虽人数相对较少,但在考公领域优势显著,岗位数量仅次于经济学专业。陈昱靓学姐建议同学们,若有志于考公,需提前准备行测、申论及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国贸专业分享者魏琪学姐建议同学们在专业选择时避免盲目跟风,要综合考虑个人兴趣、能力以及特殊因素,如转专业和降级学生对竞争格局的影响。她还提到,国贸专业的课程难度和学习体验与金融、经济专业差异不大,同学们可通过B站等平台提前了解专业内容。在学习规划上,学姐提醒大一阶段课程压力集中在大一下学期,保持稳定学习节奏至关重要。实习方面,互联网大厂更看重实习经历,建议同学们优先选择金融、互联网、金融科技等热门领域积累实操经验。

金融专业的张澜桐学姐则聚焦金融行业的就业与考研情况。学姐表示,金融行业前景广阔,但本科生岗位相对较少,提升学历是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就业建议上,学姐强调“实习 > 考证”,鼓励同学们尽早在金融、互联网等热门方向积累实习经验,同时掌握Excel、Python等工具,考取相关从业资格证书。

此次学业分享会为24级同学在专业分流与未来学业、职业规划上提供了清晰指引。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知。经济学院也将持续关注学生成长,举办更多类似活动,助力学子们实现梦想,在经济领域发光发热。
编辑:冯冬洋
图片:陈子珊
审核:梁璐瑶